这次带来的是今年 5 月上线的二次元回合制手游《机动战姬:聚变》的游戏分享。
【本期亮点】
分析主体基于《机动战姬:聚变》内测至1.0.6版本,分享内容由三部分组成:角色美术、UI设计和战斗画面,侧重介绍机动战姬UI设计迭代优化思路和战斗动特的技术亮点。
01
角色美术
知名画师药锅锅主导下的二次元机娘谱系
《机动战姬:聚变》原由有《拳皇》、《重装战姬》等项目制作经验的 闪翼工作室 开发,后转由 Access!工作室 制作,在今年 5 月 25 日进行公测,公测前官网预约人数达到 300w 人次以上。
Access!在《机动战姬》上线前邀请了二次元知名画师 药锅锅 担任主美,同时游戏中的角色立绘也诞生自众多实力派名画师之手(部分画师阵容见下图),随即破圈吸引大量路人玩家关注。
部分画师微博
药锅锅绘制的游戏立绘
游戏故事背景采用未来+末日的设定
在这个背景设定下,Access工作室以机娘为核心卖点,针对阵营各有侧重地进行角色美术设计。
1、机动魔法少女
魔法少女元素 + 浮游炮 机械元素极少
2、阵线卫队众
金属机械义肢的主要设计元素 + 红黑的色彩搭配
3、奥托露娜骑士团
剑与盾的骑士元素设计
4、天之刃
刀刃、机械臂元素设计,红&白配色凸显角色的冷酷血腥
02
UI设计
机动战姬的UI设计思路,及其迭代优化
1、主界面UI迭代过程
内测主界面UI:
(1)类《明日方舟》/《战双帕弥什》的主界面UI;
(2)轻量化、扁平化设计:界面风格轻快明亮;
(3)层次化:暗色UI半透明的设计,加强画面通透感和层次感;
(4)视觉引导:通过几何图形的排列布局,引导对游戏角色的关注。
内测主界面UI
公测优化方向:
(1)简单化:简化规整UI布局,让玩家更易理解和上手;
(2)功能化:弱化UI的装饰性,强调UI的功能。
公测主界面UI
开服后续优化方向:
(1)轻量化:缩小UI占比,凸显角色美术优势;
(2)一体化:将下方功能区与聊天系统进行统合,去除条形框,让整体画面更通透、更一体化;
(3)功能化:将UI上的Q版小人去除,聚焦UI的功能性。
公测第二版主界面UI
2、抽卡界面UI优化思路
测试版UI设计(下图1)
(1)卡池主题不明显;
(2)角色之间没有主次;
(3)信息点过于冗余;
(4)画面被过分的撑满。
公测优化(上图2):
(1)优化抽卡UP角色的主次,突出单个角色,弱化其他角色,使抽卡画面不会显得过分饱满;
(2)去除冗杂的信息点(如:UP角色信息等);
(3)缩小弱化了保底信息、招募按钮、招募规则等UI信息,突出强调卡池主题与角色立绘;
(4)优化画面整体饱和度与亮度,整体画面更为通透耐看。
3、战斗系统UI优化
关卡界面公测优化:
(1)优化UI层次感,将背景界面压暗,拉开UI与背景的层次;
(2)橙黄色点缀;
(3)关卡UI统一化,采用黑百灰色调搭配,并与背景地图互动,给玩家关卡信息。
图1内测版本,图2公测版本
编队界面公测优化:
(1)优化角色展示界面的色彩逻辑,突出卡牌的品质;
(2)优化画面整体饱和度与亮度,整体画面更为通透耐看,和其他页面相互协调统一。
图1内测版本,图2公测版本
战斗界面UI优化:
(1)公测弱化部分UI的存在感,优化UI层级,强调科技感;
(2)角色技能UI部分,一测亮黄色的技能条+亮白的血条缺乏一定的主次性;公测版本则调暗血条部分,突出技能部分UI;使用淡蓝色技能反馈,更有科技感的同时,让二者的层级关系更明显,信息更为明确。
左上图为内测版本,右下图为公测版本
公测UI优化方向:
(1)UI背景一体化;
(2)角色与对话框突出,虚化背景;
(3)信息明确化:黄色经验条、经验增加动效,关卡完成度信息提示,下一步操作等要素信息明确,给予玩家体验以更强的反馈。
图1内测版本,图2公测版本
4、总结
机动战姬在UI设计逻辑上参考了《第七史诗》这一成熟的设计案例,并在其之上做了简化/科技化等方向上的尝试。
机动战姬与第七史诗对比
在落地的手段上,则以缩小UI界面、减弱UI存在感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。从玩家反馈来看,效果并不尽如人意。尽管在UI设计上有一定的争议,总体而言机动战姬的UI优化有一定的成效,我们也可以从中有所学习。
社区平台部分反馈截图
5、延伸拓展
碧蓝档案UI整体风格画面明亮,风格讨喜,操作界面简单易懂,信息明确,受到玩家获得一众好评。
碧蓝档案游戏截图
机动战姬游戏截图
《喷射战士2》与《多娜多娜》采用高饱和度和利落干净的线条组成的UI设计,能够给玩家强烈的视觉刺激,风格化明显。
左图《喷射战士2》,右图《多娜多娜》
《女神异闻录5》的UI风格特点:线条流畅利落,概括统一性的黑白配色以及形态描绘,同样让人印象深刻。
女神异闻录5游戏截图
03
战斗画面
可圈可点的战斗表现工艺与设计
机动战姬最初是由曾制作《拳皇》的闪翼工作室研发,因此在最初开发的进程中,最令人惊艳的就是它的战斗动效。
1、技术工艺
动效强调冷色调,科幻感十足
机动战姬运用了3D与Spine结合工艺,可以模拟多种复杂的动作模组,充分解放角色限制,创作出多种结构和体型的角色。
在角色技能特效上,增强冷色调的动态光效,整体更为自然,突出了机械与未来的科技感。
2、光照工艺
随着时间变化的角色渲染效果
最令人惊艳的是,新光照工艺能够随着时间变化改变角色的渲染效果,闪翼工作室将角色模组与自发光粒子的渲染效果配合得相得益彰。
3、角色技能
机动战姬的角色都拥有专属的技能过场动画,3D场景+2D角色结合的形式很大程度地丰富了游戏观赏性层次。
专属技能过场动画
角色技能特效视觉效果震撼,角色动作流畅,打击感十足。
打击感十足
特效视觉
4、打击感呈现
(1)差异性:根据各个角色的特色,设计蓄力阶段、攻击阶段和氛围特效。
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50
(2)节奏感:特效的聚集、酝酿及爆发的时间点和节奏恰到好处。
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36
(3)命中特效与受击特效:匹配受击的时间点,根据攻击状态(如是否暴击、是否弱点攻击等)来匹配不同效果(大小、亮度等)的受击特效。
普通伤害数字显示

暴击伤害数字显示
(4)体现打击感的UI:根据伤害的种类(元素,暴击,格挡等)通过不同的颜色、大小、亮度、震动等来表现打击感。
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53
(5)相机效果:通过加入镜头效果和各种后期处理,也能很大程度上增强打击感。
镜头特写
(6)招式连击:高频高段的连击可以增强角色招式的打击爽快感,通过回避或取消动作的蓄力与收招等方式,增强角色攻击流畅性和即时反馈。
(7)攻击变速:通过调整游戏整体或角色动作的瞬时速度,来凸显角色攻击的整体效果(比如卡刀,卡肉,蓄力等手段)。
攻击变速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20
蓄力攻击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40
5、战斗美术优化
一测机动战姬聚变,全角色技能展示裂爪秃鹫: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a4y177eQ?p=49
公测优化后【机动战姬:聚变】鹰身女妖 康德尔: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Ty4y1n7VJ?zw
特效
(1)区分攻击特效:采用蓝、黄、红三种颜色来区分招式的连段。
(2)放大攻击特效:采用更大,更炫,更华丽的攻击特效。
动作
(1)第三段普攻增加蓄力时间;
(2)延长小技能锁链连接的时间;
(3)终结技的动作连携更为流畅;
(4)收尾类钻头攻击增强打击感。
6、延伸拓展
(1)街霸打击特点
节奏感:长时间的蓄力和瞬时的爆发,配合镜头晃动、模糊等效果,体现了攻击的节奏,上身蓄力时的抖动,很好的体现了蓄力的力量感。
攻击变速:膝踢的长时间卡顿及升龙的多段连续小卡顿,很好的体现了角色招式的力量及节奏。
(2)第七史诗战斗画面
战斗动画品质高:特写镜头的人物表情刻画细致,高精度的动作展现,人物塑造也十分到位。
镜头衔接丝滑:第七史诗大招动画画面丰富,近景中景切换流畅,镜头之间衔接十分顺畅。
打击感表现力足:大招表现力十足,不逊色于动作游戏和格斗游戏的打击感。
对应的游戏细节:不同角色的技能,血条的削减动画大有不同。强调一发入魂的高伤害技能,血条是刷的一下红掉大半,而强调连击爽快感的多段伤害技能,血条的扣除则会配合动作节奏与伤害数字跳跃的节奏完全相符。
文 游族概设部
转自 GameUE